韭菜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第九章酱菜的故事第二篇酱菜的品种和特
TUhjnbcbe - 2024/5/3 18:35:00

酱菜是以新鲜的蔬菜,经食盐腌渍成咸菜坯,再用压榨或用清水浸泡以降低咸度的方法,将咸菜坯中的多余盐分拔出,使菜坯的盐度降低,然后再用不同的酱(黄酱、甜面酱等)或酱油进行酱制,使酱中的糖分、氨基酸、芳香气等渗入到咸菜坯中,成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胃增食、容易保存的酱菜。

无论哪一种酱渍方法,在酱渍前必须首先将腌好的菜坯进行脱盐、脱水。

酱制时分为袋装酱制、散装酱制、浸泡酱制、面饼曲与成坯混合发酵酱制四种。

中国的酱菜可分为北味的与南味的两类。

北味的以北京为代表。六必居、天源、后门的“大葫芦”都很好。──“大葫芦”门悬大葫芦为记,现在好像已经没有了。保定“大慈阁酱菜”也极其有名,其口味甜咸适中。

南味的以扬州酱菜为代表,商标为“三和”、“四美”。北方酱菜偏咸,南则偏甜。

中国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酱。萝卜、瓜、莴苣、蒜苗、甘露、藕、乃至花生、核桃、杏仁,无不可酱。北京酱菜里有酱银苗,我到现在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只有荸荠不能酱。在有些地方,到酱园里开口说买酱荸荠,那是骂人的话。

六必居酱菜

明代嘉靖,以山西临汾赵姓等三家为东家的六必居,就以出售豉油而闻名京师,其后逐渐发展成为前店后厂式制售酱菜的酱园,《都门纪略》、《朝市丛载》等都把它列为制售八宝菜、包瓜等酱腌菜的名家。

六必居酱园选料严格,制作精细,主要原料都固定的生产基地适宜的栽培品种及适当的采收季节。如白糖蒜,选用长辛店李家和赵辛店范家栽培的“白皮六瓣”大蒜,每头约重55克,并规定夏至前三天必须采收,制作甜酱包瓜,则用小红门牌坊村王家生产六七成熟的“八道黑”香瓜。为保证产品质量,参照古代酿酒的规范,提出6项必须做到的操作规程,即“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瓷必良、火候必得”。

六必居制售的酱腌菜酱香浓郁,主要产品有甜酱甘露、甜酱姜芽、甜酱什锦菜、甜酱瓜、白糖蒜、西黄酱等12种,其中甜酱黑菜、甜酱八宝菜和八宝瓜最为著名,有的还被选为宫廷御用食品。

大慈阁酱菜

大慈阁以“市阁凌霄”之美誉成为保定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

大慈阁酱菜始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年)。

大慈阁酱菜选料精良,不惜重价。如收购小红萝卜,论个给价,但必须符合质量、规格等要求,保持嫩脆。收购韭菜花,则要鲜嫩的纯花,不带花籽、花铃。但收购价格往往要高于普通韭菜花的一倍。这等原料制成的成品,质优则无柴,食之无渣滓。

南宋宝庆三年(公元年),时任元朝保州都元帅的张柔移镇保州(保定),开始对保州城的重建。当时,何伯祥带领部队南征平定南宋,其弟何伯策曾经参与了大慈阁等寺庙的建筑工作,并出任管理大慈阁等寺庙的官吏。

在元蒙时代,僧侣、道徒皆享有政治与经济上的特殊优遇,寺庙可以获取土地及经营利润。故此,大慈阁拥有不仅限于土地、山林川泽,还兼营窖冶、作坊、典库、浴堂、店舍、栈场等商业与手工业。在众多行业中,何伯策及其家族在大慈阁名下经营的酱园尤为出名。其酱小菜甜、咸、嫩、脆,酱香浓郁,久而久之,民间便呼其酱园为大慈阁酱园,呼其酱小菜为大慈阁酱菜。

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鉴于何姓家族在元朝为官的经历,为逃避打击,他们在无奈之下流落到易州、完州等农村。家道中落后的何姓家族,抱着“一招鲜吃遍天”的朴实观念,一直传承着大慈阁酱菜的技艺,在乡间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由于连年战乱,何姓家族也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清顺治四年,正黄旗武官王锡衮受封于保定腰山定居,并开始兴建腰山王氏庄园,此时,何伯策的后裔凭着高超的厨艺也已成为王氏庄园伙房的大师傅。随着腰山王氏庄园的兴建,王锡衮带领族人开始经商,同时,并特意设酱园腌制酱菜售卖。王氏族人创办的“和”字商号遍布全国,他们把自己腌制的酱菜同其他货物一并通过“和”字号行销各地。由于王锡衮为人宽厚又深谙商道,“和”字号的生意如日中天。

清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出巡至保定,特到当时在棉花种植、生产、纺织和加工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观视。时值天气燥热,在用膳时乾隆皇帝食欲不振,这时王氏族人将自己腌制的酱菜呈上,乾隆皇帝食后甚喜,并对该酱菜独有的鲜、甜、脆、嫩的口味大加赞赏,遂钦点王氏庄园的酱菜作为宫廷御膳。乾隆皇帝到大慈阁上香时,特将该酱菜作为素斋赠与僧众。

新中国成立后,为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有着传统口味的大慈阁酱菜的传人本着尊重历史才会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亲自主理秘方,并在太行山下种植了数百亩绿色良田,不仅在源头上控制了酱菜选料的原始品质,而且还在腌制过程中一直采用传统工艺保持了大慈阁酱菜既有的传统口味。

扬州酱菜

扬州酱菜距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三和、四美、五福是老牌酱坊,历史早逾百年。清代乾隆年间,即被列入宫廷早晚御膳的小菜。清宣统三年(年),曾荣获国际博览会奖章。

扬州酱菜相传源于汉代,唐代时即遐迩闻名。鉴真曾将制作方法传入东国,日本人依法制作,果觉齿颊生香,至今能循旧法制作,并奉鉴真为始祖,诗曰:“豆腐酱菜数奈良,来自贵国盲人乡。民俗风习千年久,此地无人不称唐。”

解放前,扬州有酱坊70余家,多为前店后作,每家都有高招,尤以四美、三和、五福为大,“四美”是清初一秀才借用《腾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之句起名,含义为鲜甜脆嫩,“三和”是酱园主人自起,含义为色香味皆佳。酱菜既保持瓜果蔬菜清香味,又有浓郁的酱香味,其特点是酱香浓郁,甜咸适中,色泽明亮,块型美观,鲜甜脆嫩是其鲜明特点。

主要品种有:

乳黄瓜,每斤30条以上的鲜黄瓜为材,皮薄,肉嫩,青脆无仔,无渣如乳;

酱牙姜,选取浙江或安徽嫩姜为材,最肥、最嫩、纤维少、入口脆;

螺丝菜,取甘露子为材,形如螺丝又像宝塔,脆而清,细而嫩;

萝卜头,挑选每斤26个以上的萝卜,小、圆、白,腌好后,必须脆、嫩、甜;

什锦菜,选用红、黄、翠、绿、黛等多种色彩的酱菜,切成丁、条、块、丝、片等形状,组配成什景菜,外形既美,色彩又多,谁人不爱?

云南酱菜

云南酱菜民族地方特色鲜明,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是形美,腌制成熟后的咸菜开头必须讲究刀功,有花朵形、圆莆、块、丁形、薄片、条、丝瓣形、梭形等,成形后要求美观大方;

二是香溢,酱菜经过加工后,散发着特有的香气,有咸香、酸香、酱香、五香、甜香、辣香、麻香(花椒香气)等;

三是色艳,酱汁、酱色、糖色、麦酱色、红色、玛瑙色、玫瑰色等,都是在加工过程中,色泽配合的结果,给人鲜艳、鲜美诱人的感觉;

四是味醇,酱菜入口时,所尝到的脆鲜味、辣鲜味、麻鲜味、甜鲜味等,各味适当,构成了酱菜的咸醇、酸醇、甜醇、辣醇等醇味,鲜美可口;

五是咸鲜,通过加工、加入香料的作用,配入红糖等佐料,经糖、醋的综合分解产生的谷氨酸,具有咸菜的鲜味。

昆明民间有句老话:“姜开胃、蒜打毒、辣椒吃了走筋骨”,“好的咸菜是味药”。姜、蒜含辛辣素和芳香成分,蒜能解毒、抗菌消水、驱肠道寄生虫。姜有温中祛寒、健胃止呕、温肺化痰的功能。生病不思饮食或禁忌油荤,吃点腌姜、甜蒜能生津开胃、促进食欲、调理病体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九章酱菜的故事第二篇酱菜的品种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