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有一次跟朋友闲聊时,聊起咖啡续命的话题,他作为一个中度咖啡依赖者,之前每天都需要喝几杯咖啡提神续命。聊这个话题顺理成章地就聊到当时风头正劲的瑞幸咖啡,当时还开玩笑地说是不是也去加盟瑞幸咖啡,当然瑞幸咖啡并没有开放加盟。因为这两年来瑞幸咖啡确实炒得火热,被动地了解了很多相关信息。包括它发展初期使用LBS广告获取第一批下载用户,以及强力地裂变拉新(拉一赠一)获得爆发式的增长,还有只需两个月就能成为门店周边生意最好的咖啡店,速度让人叹为观止。被知名做空机构“浑水”盯上,并在前几日公布瑞幸的销售数据造假材料后,瑞幸从上市的每股26.2美元跌至休市前每股5.38元,与这种跌幅相反的是,股东们的血压直线上升,天台怕是又要挤不下了。有网络评论称,瑞幸咖啡是国货之光,割美利坚资本韭菜,请全国人民喝低价咖啡。星巴克一杯中杯拿铁32元,而瑞幸咖啡用上券不到15元,消费者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实惠,甚至之前不喝咖啡的人群也开始喝起了咖啡。瑞幸给股东们讲的融资故事,跟它画的饼一样,又大又圆。中国市场巨大,只要中国人一天一杯瑞幸咖啡,想想都很激动。所以,瑞幸用6亿美元的投入,就连哄带吹上了市并且市值42.5亿美元。然而,这种烧钱换规模的故事在国内讲是讲不通的。国内经历过P2P借贷平台的暴雷,也经历了共享单车排队退押金,还经历租赁长租房被房东赶。这届年轻人活得真不容易,很多人躲过了初一也没躲过十五,资本的镰刀割起韭菜来毫不手软。浪潮来时制造出一堆泡沫,而后也就留下一地鸡毛。故事听多了也就知道了套路,被当作韭菜割,也是可一可二不可再三。退一万步讲,瑞幸靠烧钱换来了规模,等它停止用打折券的时候,还能实现多少复购,问一问身边喝瑞幸的人就知道了。国民还没有喝咖啡的习惯,很多人喝星巴克只是为了提升B格。加上瑞幸的咖啡跟奶茶一个价,甚至比奶茶还便宜,大家也乐得换换口味,喝着洋饮料办着工,感觉做表写PPT都更有效率了呢。美利坚的投资人没想到这么多,他们可能觉得,咖啡这种日常饮品卖得好很正常,何况瑞幸咖啡的上游材料供应商,跟很多国际咖啡品牌的供应商是同一家。就跟中国人卖茶叶一样,只要茶叶好,不愁卖不出。瑞幸这次怕是难以自圆其说了,销售数据造假已经触及了商业底线,股东可以拿钱给你发展,可以让你烧钱扩大规模,但是无法接受给你钱还要被当猴耍。虽然瑞幸从头到尾没在国内割韭菜,但这次爆出的丑闻历史罕见,对于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评价有非常大的伤害。国内的公司想要在美股上市获得更好的发展,难度大了很多。一些优质的公司盈利周期很长,国外的Facebook至今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国内的B站、京东也尚未盈利。他们都需要资本来支持,才能持续发展支撑到能自我造血。瑞幸这眼花缭乱的一顿操作,还没唬住投资人,自己就先露出破绽,顺带把中国招牌给砸了稀烂。想割资本的韭菜,但是把整个菜园子都掀了一遍,那些种瓜的、种豆的,接下来怕是要骂娘了。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当然,或许瑞幸本就想吃鸡呢。文
大展子更多分享